中国政府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四平市人民政府网
信息报送    站群导航      登录        注册   
关闭

市直

县(区)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首页>>政务公开>>规划计划

四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体育局)   2017-05-31 16:06:00   来源:
 
2017年文化工作安排

  2017年总的工作思路是用足用好国家和省里支持文化发展的政策,紧紧围绕“文化铸市”发展理念和思路,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加快发展。

  1.围绕筑牢基础,推进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标符合国家二类大城市地位的文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四平市文化艺术中心。2017年,完成市图书馆内装,达到使用标准;完成市博物馆主体工程,编制完成市博物馆展陈大纲;加快大剧院建设进度。2019年全面完成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届时四平文化基础设施将在全国地级市中处于先进行列。 

  2.围绕文化惠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刚刚通过,2017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依据,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和保障。一是组织开展好重大节庆活动。继续举办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包括新年音乐会、元宵戏曲晚会、元宵焰火晚会等),第三届“四梨同城迎新春”系列活动(包括文化惠民直通车、“辽河美 家乡情”百幅油画作品展、东北大秧歌比赛等),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二是做好文化“六馆”免费开放。充分发挥免费开放场馆的阵地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展览展示活动,陶冶市民文化情操。2017年,举办四平、辽源、铁岭、通辽“四城书画联展”,与四平旅游大集共同打造“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的文化旅游品牌。三是坚持文化“七进”扎实开展。今年完成50场送戏下乡和1380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加快图书馆分馆建设,启动辅助贫困生读书计划,探索文化扶贫新路径,切实保障各方面群众文化权益。 

  3.围绕品牌创建,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力作。体现“一二三”意识,紧扣时代主题,围绕满族文化、红色文化、二人转文化,推出更多文艺精品。一是紧抓吉剧创作不放松。两年来,我市创排的两部吉剧,既在省获奖,又晋京展演,探索出了具有四平特色的发展路径。2017年,将完成吉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巡演20场,不断扩大影响;扶持民间文艺院团,鼓励其创排更多吉剧作品,丰富四平吉剧创作成果,形成国企民企良性互动、精品佳作层出不穷的局面。二是持续打造红色文化品牌。2017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四平市红色文化建设将迎来国家验收(创建周期为2年),我们要做好评审迎检工作,力争顺利通过,使国家文化部顺利为我市授牌,将这一优质品牌做实、叫响。三是擦亮四平二人转艺术品牌。举办首届中国·四平二人转艺术节。梨树二人转是四平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唯一的二人转之乡,举办艺术节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以此转变国人对二人转的“低俗”印象,推动东北二人转繁荣发展。艺术节期间,将开展二人转表演大赛、二人转原创作品大赛、二人转艺术论坛,完成国家艺术基金扶持的二人转青年人才培训任务。四是围绕纳兰性德做文章。完成话剧《纳兰性德》剧本,尽早搬上舞台;创排二人转《纳兰三叹》,使其成为代表四平文化特色的保留曲目;以纳兰性德为纽带,继续加强与北京海淀区的文化交流,打造“四海一家”文化品牌,将四平建设成为纳兰文化研究、演绎、交流的高地。 

  4.围绕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将着眼四平文化资源转变成资金资本,做好“集聚”“融合”两篇文章,加速文化产业发展。一是打好“集聚”牌。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具体细化落实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规划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扶持骨干文化企业,孵化一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形成文化企业集聚效应。二是唱好“融合”戏。探索“文化+工业”,谋划建设四平工业遗产园区,挖掘四平工业文明历史。搞好“文化+旅游”,抓好生态、冰雪、节庆、赛事、对外交流等活动,提升四平旅游的文化内涵,壮大文化旅游的综合实力。 

  5.围绕优化服务,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持依法管理、优化服务,繁荣文化市场。一是切实简政放权。放宽准入标准,优化审批服务,做到权力下放、监管跟上,不断优化行业发展环境。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围绕“安全生产无事故”目标,结合“平安城”创建,全面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三是完善体制机制。适应文化市场新形势,有效整合执法力量,配齐配强执法队伍。规范开展文化、文物、广电执法活动,确保监管到位、服务提升。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