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四平市人民政府网
信息报送    站群导航      登录        注册   
关闭

市直

县(区)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首页>>政务公开>>法规政策

四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体育局)   2019-10-21 08:53:00   来源: 政策法规科
 
四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制度

  机关各科室: 

  为全面落实《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我局实际出发,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行政审批工作 

   1.实行“一平台受理”“一窗口对外”。编制并公布权力清单、办事标准、材料清单、标准化样表以及审批流程图。将把所有审批项目所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分门别类制作成告知单,做到“一单清、一口清、一门清、一站清”。及时做好办事指南信息的更新、调整工作,确保线上线下保持一致。 

  2.实行首席代表负责制。以授权书的形式充分授予首席代表行使本单位行政审批事项受理决定权、组织协调权、办理送达权、协调答复告知权。 

  3.精简办事流程。推行“网上申报、信任在先、办结核验”和全流程网上办事模式,推广证照网上申请、快递送达工作等服务。 

  4.简化申报材料。凡没有法定依据的专家评审、下级部门初审、各种证明等环节以及申报材料一律取消;凡能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共享复用的材料,企业和群众无需重复提交;凡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无需其他单位重复提供;凡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无需必须到现场办理。 

  5.压缩审批时间。涉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设立审核,单位设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审核(境外),开办视频点播(乙种)业务审核,部分国产电视剧制作(乙种)审核,设立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安装服务机构审核的,经初审合格后,第一时间转报。涉及文物考古勘探发掘,每10亩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量大的,经审批后适当延长;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出具《文物调查勘探报告》、30个工作日内出具《考古发掘结项报告》。涉及文保单位《保护规划》《维修方案》审核批复,属市县级文保单位的,在6个工作日内完成,特别重要或情况特殊的延长至10个工作日;属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的,在8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涉及文保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工程项目审核,在申报材料合格的基础上,属市县级文保单位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特别重要或情况特殊的延长10个工作日;属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的,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上报。涉及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在申报材料合格的基础上,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上报(专家论证时间不包括在内)。涉及文保单位迁移或拆除项目,接到申请材料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上报(专家论证时间不包括在内)。设立非国有博物馆,在申请材料合格的基础上,7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上报工作。设立文物商店,在申请材料合格的基础上,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上报(不包括需要专家论证的特殊程序)。 

   6.在“只跑一次”基础上部分实现“零跑动”。旅行社设立门市部的备案按照“多证合一”的要求,在取得工商执照后,登陆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上传相关材料即可;导游证核发,登录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办理;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考试备案登录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填报基本信息即可办理,实现“零跑动”。 

  7.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首办责任制、AB岗工作制、一次性告知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开展“延时、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绿色通道”等特色服务。 

  二、行政执法工作 

  8.提高执法监管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监管的基本手段和方式,所有适合“双随机、一公开”的行政检查都通过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取代日常监管原有的巡查制和随意检查,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 

  9.加强监管执法信息公开率。依法依规全面公开执法信息,数据归集共享,全面对接、依法监管、按规定及时将执法信息上传“互联网+监管”系统、市文广旅局网站及政府网站、地方部门协同监管平台、信用吉林系统。 

  10.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制定“双随机、一公开”实施细则,建立执法人员名录库、检查对象名录库、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制定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11.禁止“一刀切”式执法。(1)依照行政处罚和行政检查等行政行为的裁量权开展监管,防止随意执法、标准不一等现象。(2)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3)禁止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指标,禁止将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4对企业既依法依规监管,还需重视企业合理诉求、加强帮扶指导,对需要达标整改的给予合理过渡期,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一关了之。(5)对发现问题的企业,给予相应的整改时间,整改期限内未改正的,再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12.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1)推进信用监管,加快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实现企业信用信息有效归集公示。完善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让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2)健全守信联合激励机制,诚信经营主体评选活动,对信用状况良好的市场主体给予政策支持。(3)实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大信用联合惩戒力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四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体育局)

    

                                                                                   20191015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