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 年代,四平地区最出名的推广剧目当属苗中一的拉场戏《闹碾房》,张文奇的单出头《小老板》,杨维宇创作的二人转《李二嫂摔桃》《送年画》。其它还有双辽马俊荣创作的二人转《送戏上门》,单出头《春娥凫水》。伊通的二人转《三选豆种》《纪念白求恩》。怀德王典等人改编的拉场戏《二大妈探病》《回杯》《双拐》等。到70 年代,四平二人转创作演出更是繁荣,新创作推广剧目不断涌现。我市梨树二人转创作泰斗级的作者杨维宇先后创作改编演出了《慧兰闯关》《两路分兵》《姜须搬兵》等,这些戏由表演艺术家董伟、董孝芳、王颖、邢国库等演出,都获得了大奖和在全省推广。作者赵月正先后创作了拉场戏《写情书》,二人转《倒牵牛》《闹发家》《美人杯》《香妃梦》,单出头《南郭学艺》等二人转剧作。这些剧目由表演艺术家董孝芳、陈树新、白静、赵丹丹、付庆义等演出,这些剧目都是省内有名,全国有声,在四平地区、吉林省、全国文艺汇演中获得了大奖,是吉林省的推广剧目。其中《写情书》获得文华大奖,《香妃梦》演员赵丹丹获得牡丹奖。还有王亚军创作的二人转《百姓书记》(赵波、王丽丽演唱),不但在省里获奖,同时还获得了中国文联、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剧目大奖。这一时期,怀德县二人转剧作家陈功范先后创作了二人转经典剧目拉场戏《墙里墙外》《老男老女》《窗前月下》,这几部戏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张洪杰、张凤霞、姜文艺、魏凤琴、孙文学、李桂艳等著名表演艺术家演出,这几部剧目不但当时获得大奖,至今还作为保留剧目在东三省盛演不衰。其中栾淑芳创作的小吉剧《小护青员》也曾名震东北,享誉全国。双辽县吉剧团地方戏队先后演出了有影响的创作剧目有付文观的单出头《小将领兵》,表演者曹阳。二人转《穆桂英夜闯葫芦谷》(作者付文观、董继才),表演者郝冰、张春昌。改编剧目二人转《棒打薄情郎》(演出冯书梁、筱俊舫)等。当时的伊通创作力量非常雄厚,伊通县创作室有著名二人转剧作家张文奇、冀立昌、李鹏飞、刘兴文等。创作演出的著名二人转剧目有《筱月兰雪恨》(冀立昌创作,王淑琴、闫福民演唱)《双进城》(冀立昌创作、王淑琴、闫福民演唱)《书记盖房》(冀立昌创作,王淑琴、闫福民演唱)《龙马归槽》(刘兴文创作、常春兴、王秀琴演唱)《双赔鸡》(李鹏飞创作、常春兴、朴丽君演唱)《连新豆》(李鹏飞、刘兴文创作、王淑琴、闫福民演唱)等。四平市地方戏及四平市艺术团先后演出的著名剧目有李桂仲、段昆仑整理的拉场戏《锯大缸》,曹晓辉、郑美玲演唱。李桂仲创作的二人转《两朵小红花》,常伟、李艳梅演唱。解滨生改编的二人转《穆桂英指路》,曹晓辉、郑美玲演唱。刘兴文等创作的拉场戏《新考官上任》,桑青林、李春杰、李英等演唱。段昆仑改编的拉场戏《骂鸭》,商青林、菅凤英演唱。段昆仑创作的拉场戏《偷祸》,李春杰、桑青林演唱。解滨生创作的拉场戏《雇妈》,李春杰、桑青林演唱。其中《骂鸭》《偷祸》《雇妈》不但在省里获奖推广,还在全国汇演中获得中宣部、文化部的综合大奖和个人表演大奖。以上这些四平创作改编的经典剧目,不但获奖,演出也是经久不衰,至今传唱,这也证明了我市二人转创作演出力量的雄厚。四平二人转几十年传承造就了无数经典二人转,也造就了四平这一方水土,造就了四平二人转之乡的特色。不但造就出二人转演唱大师董孝芳这样的人物,还造就了二人转理论大师田子馥,还有众多的二人转编剧大师,这毫无疑问铸就了四平二人转的辉煌! (那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