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饽饽的样式品种很多,因季节不同做法也各异。春天吃豆面饽饽,原料为大黄米或小黄米,将米浸泡后磨成水面,蒸熟折成卷状,同时卷入豆面,亦称“豆面卷”,俗语“驴打滚”,满语为“萨其马”。夏季吃苏子叶饽饽,用黄米面蒸成糕,取出作饼,包以苏叶,内裹小豆,热食冷食均可,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气,别具风味。如果外面包椴树叶,就叫波罗叶饼子,香气又是一种了。秋冬季节则做粘糕饽饽,期中最常吃的粘豆包(黄米团)以及火勺,至今为止,东北的满族家庭每年冬季都要蒸上几大锅,随吃随拿。现在,粘糕已经不分季节的出现在游客的餐桌上,满足游客品尝满族饽饽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