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战役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展示全国解放战争期间人民军队四战四平的历史。从成立之初的鲜为人知到现在的众所瞩目,在近五十年的曲折发展历程中,四平战役纪念馆名称几易,馆舍几迁。
在上世纪90年代经四平战役参战部队老战士呼吁和广大参观者的建议,四平市政府决定重建新馆,以此改变原馆舍布局不合理、陈列落后的局面。2003年9月27日成立了四平战役纪念馆新馆建设指挥部。从28家招标的四平战役纪念馆新馆外形立面图中,经省专家评选确定省建筑研究院的设计中标。2004年8月新馆破土动工,2005年,四平战役纪念馆新馆建成。新馆坐落于四平市的文化中心区英雄广场上,交通便利,旅游线路畅通,人文与自然环境良好。纪念馆西侧紧邻一战四平东北民主联军指挥所旧址,广场东侧有东北民主联军英雄铜像、马仁兴烈士塑像,东行300米,则是高高耸立的四平烈士纪念塔。这几处历史文化景观与英雄广场的四平战役纪念馆相互呼应,互为依托,形成了以四平战役纪念馆为核心的四平红色旅游景区,凸显着英雄城市-四平历史文化的特色。
纪念馆主体建筑座北朝南,建筑外形呈弧形,似在热情环抱八方而来的广大观众。新馆建筑面积5158平方米。外墙上“四平战役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是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的彭真同志于1988年题写的。
新馆划分为陈列区、综合服务区、办公区。其中陈列区面积达3000平方米。陈列区内设有半景画馆、战史陈列厅、临时展厅、电影厅等。四战四平历史陈列共展出图片、历史文献、文物1000多件,结合声、光、电等多种陈展艺术形式,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将观众带回到50多年前四战四平那血火交织的历史情景中。
新馆的落成,使四平战役纪念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正在迅速扩大,现为国家4A级风景区。做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四平战役纪念馆迎着辉煌的未来又将踏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梯。